《披荊斬棘的哥哥》中張智霖留言一句話說:生命必須有裂縫,陽光才能照進來。
是的。
人這一生,不可能總是那麼順暢的,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我們常想一二就行了。
很多事情無法左右的,就要學會隨緣,學會看開,讓陽光照進來,才能喚醒我們的生命。
詩人陸遊說,「一笑俱置之,浮生固多難。」
不如意的時候,多笑笑吧,別讓負面情緒影響了你,笑一笑,一切都會過去的,笑一笑,心就不累了。
人生,有煩惱都是正常的,遇到不如意也是常態,不必耿耿于懷。
當你不如意的時候,牢記三句話,豁然開朗起來。
一、清空心靈,不生執念,便是了悟。
《菩提偈》中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即智慧,明鏡即心靈。
相由心生,心生樹和台,自然就會染上塵埃和煩惱,心不生樹和台,自然就不會染上塵埃和煩惱。
所以,其實很多事情,都是我們想太多,太在意了,才會如此煩惱,如此不如意,讓自己睡不早,吃不下,心情也不好。
人生在世,很多煩惱都是來源于自己,很有多不容易其實都是看不開,當我們看開了人生的跌宕起伏,當我們告訴自己「多大點事兒」,當我們告訴自己「沒關係的」,其實我們的內心已經放開了。
當我們被生活打得鼻青臉腫,卻不得不咬牙堅持。不管生活發生什麼,我們都要努力安慰自己:「沒事,再來。」
人生很多不如意,就讓之過去,不必跟自己過不去,學會清零,學會心空,才能減少執念,減少煩惱,讓自己開心起來。
二、靜下心來,享受磨難,便是灑脫。
想起蘇軾說的那一句,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人生不經歷一些磨難,何來成長呢。
很多人漂泊在他鄉打拼,為的都是給自己一個更好的未來。
然而我們行走在人生這條道路上,必定會遇到很多坎坷,讓我們不如意。
比如說, 你是不是也在他鄉突然遭遇了漲房租而自己那點工資卻不夠付了呢。
你是不是很努力地工作,卻突然遭遇了辭退了呢。
你是不是在職場上受到了很多委屈,無人訴說,自己一個人躲在天臺上喝醉酒呢。
你是不是突然有一天認清了一個朋友,跟ta翻臉了呢。
在生活裡,我們要秉承一個態度,生活要如何我們就如何,我們儘管跟隨著生活的腳步,一直走,才會被生活溫柔以待。
你在他鄉還好嗎?發自內心的問候。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很多呢,你也經歷過是嗎?
想起《我在他鄉挺好的》中的每一個人,其實在人生裡都有各種各樣的煩惱,有的人經歷著失業,有的人經歷著誣陷,有的人為情所困,有的人為生活所愁,等等。
那些在他鄉漂泊的人,最終學會了與自己和解,無論一個人走到哪,心安的地方,就是故鄉。
人生漫漫,佈滿荊棘,然而不管你走到哪,環境多麼惡劣,心裡有多少委屈,都要樂觀豁達,越是處于逆境,越要學會讓自己靜下來,消除內心的浮躁,心靜,才能心安。
三、看淡得失,超然物外,便是放下。
王維說,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人到了晚年,喜歡清靜,其實就是自己看透了一切,懂得如何去面對不如意,面對煩惱了。
當你知道有些事沒有挽留的餘地,就不要耿耿于懷了,也不必再去追求了。
人生其實並不是一條路走到黑的,當你覺得這條路走不通的時候,就要學會轉彎,學會放下執著,選擇另外一條路,才是最好的選擇。
理想與現實,總會有差距的,要接受期間發生的所有不如意,要跨越溝壑,要看淡得失和挫敗,要明白付出和收穫其實更多是不對等的。
人生儘管努力,做好一切之後,結果如何,那就看透,看開,放下。
內心安定,淡然面對所有的不如意,從容樂觀,才能活出美好的人生。
結語:
佛說,「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淨,心是蓮花開。」
人生路上,不如意是常態,心空,心靜,心定,不浮不躁,豐盈澄明,看淡得失,看破紅塵,不如意始終會消散。
生活向前走,才能遇到更好的未來,當你把所有的不如意都拋于腦後,忙碌起來,一切都是向前的。
艱難歲月,向前看,才有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