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低谷,千萬別浮躁:言寡、體勤、心靜

禾熙 2021/11/04 檢舉 我要評論

一個靠譜的人,有三大特徵:言寡、體勤、心靜。

人生入秋,去三分浮躁,養七分貴氣。

任外界喧嘩,我依舊獨守初心。

言寡,茶中沉澱

《周易》有雲:

「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

少言語,常思過,內心定。

成熟的人生,就像一杯清茶,把所有話語都藏在茶湯中。

詩人杜甫,科舉考試失敗,投奔權貴被拒。

在這十年中,他困守長安,抑鬱不得志。

後來,杜甫又遭遇戰亂,流離失所,妻兒都吃不上一頓飽飯。

在最艱難的時候,他在成都,用茅草蓋了草堂,遮蔽風雨。

人生註定多難,杜甫沒有大哭大鬧,而是靜靜地開墾荒田,種菜挑水。

空閒之余,杜甫喜愛喝茶作詩,極大的悲苦,都在一碗粗茶中消化。

「一碗複一碗,盡啜袪憂煩。良恐失正味,緘默久不言。」

只聞花香,不談悲喜。飲茶頌書,不爭朝夕。

歷經煎熬、日曬、雨淋,但茶只是寂靜無言。

陸羽在《茶經》中寫道:

「啜苦咽甘,茶也。」

入口時有苦味,咽下去又有餘甘。

人生如茶,浮沉之後,歸于安靜。

一個寡言少語的人,是因為他獨自咽下了辛酸,喂大自己的格局。

體勤,事中磨練

「體勤情自晴,心靜境自淨。」

一個勤快的人,總是默默耕耘,收穫好運。

曾國藩是晚清名臣,出身于湖南農村。

他剛到北京求職,自以為幸運,謀得一個官位。

曾國藩沾沾自喜,整日與狐朋狗友廝混,不想工作,心思都放在吃喝玩樂上。

後來,祖父打聽到他的情況,便寄來一封信,勸他改頭換面。

「一勤治百病,一懶萬事廢。」

曾國藩這才醒悟,改掉懶惰的習慣,嚴格要求自己。

在軍中,無論颳風下雨,他依舊早起,帶兵訓練。

他在日記中寫道:

「今日進一分德,便算積了一升穀;明日修一分業,又算餘了一文錢。」

鐵杵成針,寒梅傲雪,水滴石穿。

一份汗水,一份收穫,一份光芒。

真正的灑脫,不是逃避現實,而是堅定地去行動,然後問心無愧。

餘生,手腳勤快,內心踏實,生活順利。

心靜,獨來獨往

「心中有山海,歸來靜無邊。」

楊絳先生是個「性情薄涼」的人。

55歲那年,楊絳被安排去幹體力活。

在一個清潔工的監督下,每日灑掃廁所。

一開始有點生氣,後來慢慢接受,平心靜氣地把廁所掃乾淨。

後來,錢鐘書去世,楊絳一個人獨守生活。

她拒絕一切複雜的人際關係,關上門窗,獨坐院中,寫書看文。

退出熱鬧,獨來獨往。

一個人的靈魂,在獨處中,得到了豐富和提升。

她在《100歲感言》中說: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人世光陰花上露,靜坐山林絕煩惱。

一路走來,幾許塵埃。

心靜了,煩少了,福多了。

很喜歡柴靜的這段話:

」生命沒有那麼分秒必爭。覺得亂的時候,就停下來把自己整理清楚,然後再出發。

沉住氣,忠于內心,生命才飽滿。「

最美的日子,是聽從自己的內心。細水長流,足以安度流年。

一個言寡的人,在茶中沉澱;

一個體勤的人,于事中磨練;

一個心靜的人,常獨來獨往。

人活一世,不必慌張,萬事自有安排,在雲來雲往中,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