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定年紀,就會明白12個道理

禾熙 2021/10/21 檢舉 我要評論

在美國一個網路問答平臺上,前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回答了一個問題:

「每個人都該知道的最有價值的事是什麼?」

他列了一個清單,裡面包含了一些法則和格言,贏得了超過12萬次的流覽量和2300多個點贊量。

喬丹·彼得森發現, 人們喜歡清單式的回答,是因為人們喜歡有秩序的生活

這些規則和秩序,能夠讓人掌控生活,不被帶入混亂,而人們的所有困惑,也都是來自于無序和混亂。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當生活陷入混亂時,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虛偽的勵志、空洞的安慰,而是嚴守一些重要的規則。

《人生十二法則》,喬丹·彼得森用12個問題、12個答案,為你解開人生80%的迷惑。

01.

問:我總是失敗怎麼辦?

答:筆直站立,昂首挺胸

同時把幾十隻龍蝦安置在一片區域裡,每只龍蝦需要給自己找到合適的安家之所,為了爭奪空間,它們會像拳擊手一樣四處揮舞鉗子,兩隻憤怒的龍蝦會兇猛地攻擊彼此,相互扭打。

贏的一方士氣大振,被掀翻的龍蝦會心懷怨恨地退出戰鬥,龍蝦特別的地方在于,失敗之後會重構大腦,完成從「君皇」到「草民」的身份轉換,以便適應新的卑微地位。

它的姿態和精神狀態,就是它當下的地位。

喬丹·彼得森提醒我們,如果你像個失敗的龍蝦一樣垂頭喪氣,人們就會看低你,你的血清素會分泌不足,你會更容易感到焦慮和難過,不敢維護自己。

無論在何種境遇之下,保持體態,挺胸邁步,直視前方,敢于冒險,這樣你的神經通路才能釋放充足的血清素。

02.

問:我總是委屈自己滿足別人怎麼辦?

答:像照顧生病的孩子一樣關心自己

醫生給100名患者開了同一種藥,其中有一部分要麼會忘記服藥,要麼會提前停藥,甚至完全不會服藥。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生病了,醫生給他開了藥,你會怎麼做?你會按照醫生的叮囑按時提醒他吃藥,會為他端一杯溫水。

試想, 如果你像照顧孩子一樣認真照顧自己,未來的生活會是什麼樣的?

「我會選擇怎樣的職業生涯?」

「當我有時間和精力的時候,會如何改善我的健康、拓展我的學識、強健我的體魄?」

03.

問:我最好的朋友墮落了怎麼辦?

答:與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

惡習會傳染,自律和穩定卻不會,因為墮落比奮進容易太多。

如果是損友,他們會給戒了煙的人遞煙,給戒了酒的人倒酒,會因為嫉妒你的努力和成功而收回對你的支持與陪伴。

如果你身邊都是支援你上進的人,他們會鼓勵你善待自己和他人,會在適當的時候謹慎地鞭策你,會堅定你認真做事的決心。

04.

問:我比別人差怎麼辦?

答:和昨天的自己比,別和今天的別人比

很多人在設定目標時,都是跟其它人相比,而不是和自己相比,每天我們更需要問自己的是: 到今天晚上為止,我的生活比早上有一丁點進步嗎?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比較基線會神奇地提升,就像複利一樣。堅持三年,你的生活將會完全不一樣。

05.

問:我沒法對孩子說「不」怎麼辦?

答:別讓孩子做出令你討厭他的事

在孩子眼中,父母代表著他們要遵循的社會規則, 孩子只有先從父母那裡學會恰當的行為方式,才能和其他人進行有意義、有價值的互動

生命初期,孩子就像尋找牆面的盲人一樣,需要不斷地前進和嘗試,才能發現世界的邊界在哪裡,而父母就是讓他知道自己邊界在哪兒的人。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不會讓自己最在乎的孩子成為眾人鄙視的對象的。

06.

問:我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怎麼辦?

答: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你的房間

觀察你周圍的環境,從小事開始。

你是在努力發展事業、認真工作,還是在讓怨恨拖你的後腿?

你尊重你的伴侶和孩子嗎?

你有破壞健康和幸福的壞習慣嗎?

你清理過你的生活嗎?

如果哪一個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就先停止做這件錯誤的事。

用一個好習慣代替一個壞習慣,環境和生活變得美好了,你就會重燃生活樂趣。

07.

問:上班讓我不快樂怎麼辦?

答:蘇格拉底的選擇是,追求意義,拒絕苟且

人類早就發現了「延遲滿足」的意義:如果當下放棄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未來就可以有更好的收穫,那麼就要學會延遲滿足。

工作就是延遲滿足,我們放棄了當下的舒服,去換取更有保障、更安全的未來,這就是工作的意義。

從精神的層面來說,人終有一死,但工作創造的價值,延遲了你的生命。

08.

問:我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怎麼辦?

答:說真話,或者至少別撒謊

如果你的生活不盡如人意,試著說真話,你不滿意的到底是什麼;如果你感到脆弱、無用、絕望和困惑,試著說真話,你在害怕什麼……

逃避或者說出真相,不僅僅是兩個不同的選擇,更是兩條人生道路,兩種完全不同的存在方式。

09.

問:我覺得周圍的人總犯蠢怎麼辦?

答:假設你聆聽的人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心理諮詢師卡爾·羅傑斯說:「 我們大多數人無法堅持聆聽,總是忍不住要去評價,因為聆聽太危險了。聆聽的首要要求是勇氣,而我們並不總具備勇氣。

羅傑斯提議,遇到爭執時,先停止對話,並且立一個規矩:每個人必須先準確說出對方剛剛表達的想法和感受,直到對方滿意,然後才能表達自己的觀點。

聽上去很簡單,但是嘗試之後你就會發現這是最難做到的事情之一,有時我們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真的理解別人表達的意思。

10.

問:我處于人生的至暗時刻怎麼辦?

答:直面問題,言辭精確

對于生活中存在著的混亂,不要注意、不要反應、不要關注、不要討論、不要思考、不要負責、不要面對,你只需要天真而幼稚地等待,混亂就會崛起並且吞噬一切。

比如婚姻中的一點小疙瘩一直沒有被重視,一直得不到處理和解決,那麼就可能發酵成為導致婚姻破裂的問題。

你需要確定自己過去到過哪裡,才能知道自己當下在哪裡、以及未來想要到達哪裡。

一切只有被表達和澄清之後,才能變得清晰可見。

直面問題找到根源,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11.

問:面對他人的偏見怎麼辦?

答:承認現實,反對偏見

作者常常在學校裡看一群孩子學習滑滑板,他們會從距離階梯頂端十幾米的地方開始加速滑向扶手,著陸時,有時他們會平穩地站在滑板上,有時就會摔跟頭。

無論結果如何,他們很快又會開始繼續嘗試。

這樣的行為的確是危險的,但孩子們想要戰勝危險的心才是重點, 人們要承擔一些壓力,才會持續成長

真正想要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人,通常不會去試圖改變別人,而是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12.

問:我感到永不滿足、很焦慮怎麼辦?

答:關注存在著的美好

人類在本質上是脆弱的。我們的身心都有可能遭到破壞,也註定會被衰老所摧殘,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實。

當生活順利富足時,你可以為下個月、明年,甚至未來10年做計畫;但是當你遭遇危機時,就不要這麼做了,專注于當下,整理你能掌控的事物,修復失序混亂的部分。

每天留出一些時間來集中思考你所擔心的危機和應對方式,其他時間就忘掉這些事情。

實際存在的美好,可以平衡生命中無法消除的痛苦。

當你在街上遇到一隻貓,摸摸它。

在順心的日子裡,這是我們額外的快樂來源,而在不如意的日子裡,這就是我們小小的喘息機會。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