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越大的人,身上越有3個特徵,遇到要深交

禾熙 2021/09/13 檢舉 我要評論

人生,交友要擇善而交。

常說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圈子決定人生。

不是什麼人都適合做朋友,與沒有格局的人同行,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加狹隘,甚至人生路也越走越窄。

人生,應該跟有格局的人深交,他們身上有著一些優秀的質量,值得我們學習。

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

倘若格局狹小,心胸狹隘,就會淪為井底之蛙,困在一方窄窄的天地中錯過更多更美的風景。

越有格局的人,身上越有這三個特徵,遇到要深交。

1、有格局的人,壓得住脾氣,留得住福氣。

王小波說,「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越有格局的人,越能夠在別人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輕易爆發,不會在別人面前動怒,而是不動聲色。

有格局的人,不是沒有脾氣,而是懂得如何控制情緒。

比如說,《理想之城》中的董事長趙乾坤,他就是一個有格局的人,他經常面臨著下屬過來找他抱怨,甚至有時候指責他,他自己其實也很憤怒的,因為很多事都不如意,但是他並沒有跟著他們發脾氣。

等他們走了自己,自己一個人在辦公室裡,才會摔杯子。

越是容易在別人面前動怒的人,其實越沒有本事,而壓得住脾氣的人,才是真正有格局的。

王維說,「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有格局的人,遇事不慌張,與人發生爭執,不去反駁,格局自然就大了起來,心情也會變得更好。

我們一生哪有不如意的,但是不要輕易動怒,越是有格局的人,越懂得冷靜處理,這樣才能成就大事,擁有更廣闊的天空。

2、有格局的人,做人有度量,做事留餘地。

有格局的人,懂得給人留面子,做事不會很偏激,更不會把事情做得太絕,凡事懂得給人留餘地,這樣的人,是有大度量的人,必定會收穫好人緣,在複雜的世界中如魚得水。

蘇軾的《留侯論》中有一句話:「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有度量的人,懂得寬容別人,給人留餘地,這樣的人,跟別人有著不一樣的格局和胸膛,必定是做大事的人。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說,一位年輕人遇到一個老人,面對老人的無理要求,年輕人還是一次次地幫他撿起鞋子,耐心地對待老人,寬恕老人的「折磨」,最終這個老人收下他為徒弟,而且把畢生所學都傳給他,才成就了年輕人非凡的人生。

《菜根譚》所講:「以寬容之心待人,心中容得萬物,方能恩澤良久。」

總而言之,人這一生,懂得寬恕,有度量,有胸襟,才能喂大了格局。

3、有格局的人,低調謙卑,目光高遠。

格局越大之人,越有本事,越會懂得低調謙卑,不會眼高手低。

有格局的人,把低調謙卑當成是一種心態,不管什麼時候,始終如一做好自己。

往往低調謙卑的人,目光遠大,做事情不會急于求成,更不會急功近利,往往謹小慎微。

有格局的人,謙卑在于當自己有求于人的時候,會人很有禮貌,甚至願意屈尊過來拜訪別人。

想起《覺醒年代》中的蔡元培先生,他去請陳獨秀過去北京大學當老師的時候,三顧茅廬去找陳獨秀,充滿著誠意去邀請他,蔡元培是新上任的校長,打算新招一批人過去把北京大學弄得更好,于是他看中了陳獨秀,知道陳獨秀很優秀,所以非常謙卑地去邀請他。

越有格局的人,越懂得放低自己的姿態,不會狂傲,也不會張揚,跟別人相處非常有親和力,甚至虛心向別人請教,因為他們知道,每個人身上有都過人之處,所以想從他們學到更多自己所欠缺的東西。

古語雲: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有格局的人,必定是一個謙卑的人,在他們身上,你看不到自大,傲慢,更不會誇誇其談,居功自傲。

他們總是為人低調,謙卑踏實,不吹噓自己的成就,不看低他人的努力。

正所謂:謙謙君子,虛懷若穀。

人品是一種境界,格局是一種狀況,格局越大,越謙卑。

結語:

曾國藩說過:「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人生總是會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也會遇到很多挫折,往往格局成就人生。

有格局的人,懂得寬恕別人,給別人留餘地,做人做事有遠見,懂謙卑,于是冷靜處理,知事不聲張,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如果你遇到有格局的人,好好珍惜,值得深交。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