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錢,一看便知」有6種人,遲早會有錢

禾熙 2021/09/16 檢舉 我要評論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

有錢,可以辦成很多的事。沒錢,在當今社會真是寸步難行。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都在為利益和金錢在奔忙著。

其實,一個人是否有錢,一看便知。文字認為,以下六種人,遲早會有錢。

一、咬定青山不放鬆的人

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于牆壁潮濕,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

第一個人看到了,他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只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

于是,他日漸消沉。第二個人看到了,他說:這只蜘蛛真愚蠢,為什麼不從旁邊乾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于是,他變得聰明起來。

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于是,他變得堅強起來。 咬定青山不放鬆的人有成功心態,處處都能發掘成功的力量。

鄭板橋的作品《竹石》寫道:「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在岩石中生長的竹子,緊緊地紮根,一點也不放鬆,任憑風吹雨打,還依然堅挺強勁。這就是不達目的不甘休的精神。

咬定青山不放鬆的人,目標感極強。他們為了實現目標會想盡一切辦法,他們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

當大多數人都放棄的時候,他們繼續堅持;當大家都告訴他沒有希望的時候,他們依然鬥志昂揚;當進展不樂觀時,他們總是會為自己鼓勁。

只要不放棄就能創造奇跡,只要不放棄就能超越很多人從而獲得財富。能夠「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往往最後都會很有錢。

二、嘗盡人間疾苦的人

在路遙的追悼會上,陳忠實說:一顆璀璨的星從中國文學的天宇隕落了,一顆智慧的頭顱終止了異常活躍異常深刻也異常痛苦的思維。 路遙一生苦嗎?一生很苦,他的一生窮嗎?一生與貧窮作伴,他是個平凡的人,也是一首平凡的歌, 短短42年,路遙嘗盡了人間疾苦和寂寞。

一個苦難的人生,一段貧窮的經歷,路遙帶給我們的,卻不屈服的意志,不放棄的精神,直到今天,他的精神依然在影響著我們這一代人,文學是不朽的,路遙是不朽的,他是平凡人中的一個,也是不平凡人中的一位先行者。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吃苦是一種鍛煉,它會完善人的品格,會磨練人的意志,也會打造人的生存本領。

很多有錢人都有過生活很苦的經歷。就拿李嘉誠來說吧。他不到15歲就輟學,在一家塑膠貿易公司打工,每天工作16個小時。由于自己的上進和努力,後來一步一步開創了自己的事業。

人到苦處,能看清世間人情世故;人到苦處,能磨掉所有棱角;人到苦處,求生的本能會昇華到極點。

嘗盡人間疾苦的人,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能做常人所不能做,終有一天他們會成功,成為一個有錢人。

三、不甘平凡的人

諸葛亮,字孔明,東漢三國時期徐州琅琊郡陽都縣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如果你看過《三國演義》,肯定不會忘記諸葛亮。

至今,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後人所傳頌,許多人甚至把他當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嗎,在諸葛亮的小時候,為了上學,發生過一些故事,好玩極了。

《玄奘苦學佛法》 玄奘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裡跋涉,西行取經,終于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不甘平凡的人,也就是志向遠大的人。一個人有了志向,就像汽車有了發動機,才能加速前進。若沒有發動機,靠別人來推,始終還是跑不快的。

諸葛亮說:「志當存高遠。」他本人就在踐行著這句話。根據《出師表》可以瞭解到,他原本只是「躬耕于南陽」的一普通人,但他心系天下,以匡扶漢室為己任,才有了後來轟轟烈烈的事業。

不甘平凡的人,遲早會有建樹,當然賺錢更是不在話下。

四、腦筋活絡的人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于是他們分道揚鑣了。

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嚥,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

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生活中,你總能碰到一些腦筋特別活絡的人。同樣一件事,在別人看來稀疏平常,在他們眼中卻能看到商機。

腦筋活絡的人,善于思考。他們不一定整天忙得不可開交,但他們總能找到好的方法儘快完成任務。

腦筋活絡的人,不按常理出牌。在競爭激烈的今天,能夠打破常規才能有所突破,才能勝對手一籌。

腦筋活絡的人,善于捕捉機會。很多人都知道互聯網,但很多人都在觀望,馬雲卻捕捉到了這個機會,發達了。

腦筋活絡的人,遲早都會有錢。只要他們腦筋轉一轉,就會財源滾滾。

五、做事認真的人

孔子一生都在努力工作。 在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 「易經」難以閱讀,而且很難學習。 孔子不怕困難,重複閱讀,直到被理解為止。

由于孔子生活的時代,紙張並沒有被發明。 這本書是用竹簡或木頭寫的,既愚蠢又沉重。 將許多竹簡與皮革條放在一起就成了一本書。

因為孔子努力學習,並且勤奮地展出這本書,所以次數太多了,皮條被打破了三次。後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以傳誦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凡事就怕認真二字。」

是的,認真就是質量。只要認真對待,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好。

學習認真,就能學有所成;工作認真,就能事業進步;科研認真,就能出科研成果;做企業認真,就能創造商業帝國。

認真的人,特別注重細節。

《道德經》說:「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任何大事都是從一點一滴積累而成的。所謂認真,就是關注每個細節的完善。

認真的人,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投入哪裡,收穫就在哪裡。認真的人,只要認准了一個事情,一定會全身心地撲到那件事上。

做事認真的人,總有一天會有錢。

六、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民有疾,未知藥石,炎帝(神農氏)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嘗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書上以療民族,而醫道自此始矣。

(上古)先民有病,但還沒有發明醫藥。神農氏開始嘗遍百草的滋味,體察百草寒、溫、平、熱的藥性,辨別百草之間像君、臣、佐、使般的相互關係。曾經一天就遇到了七十種劇毒,他神奇地化解了這些劇毒。于是就用文字記下藥性用來治療百姓的疾病,我國的藥醫事業從此誕生了。

我們常用「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來形容敢于嘗試的人。

一個人只要敢于嘗試總會有機會成功的。

改革開放的機會是均等的,有人在那觀望,有人果斷下海。

觀望的人,很多都原地踏步;果斷下海的人,很多都成為了「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

一個新事物到來,你是否敢于去嘗試呢?

共用經濟來了,你敢不敢涉足?人工智慧來了,你有沒有參與其中?

那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能開始會手忙腳亂,但嘗試多了,總還是能夠摸到門道。一旦摸到門道,也就成功了。

朋友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萬萬不能。不是我們拜金,而是生活逼著我們不能缺金。

如果你是文中提到的這六種人,別著急,十有八九都會有錢的。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