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道茶,耐得住煎熬,清香自來。
把所有的悲傷、歡喜,醞釀于茶湯中,獨自品嘗。
領悟歲月的無情,然後默默等待傷口癒合。
人生如茶,悲喜自渡,別無他法。
悲喜,自渡
《百年孤獨》中寫道:
「我們那些驚天動地的傷痛,不過是別人隨手拂過的塵埃。成年人的孤獨,就是悲喜自渡。」
痛,是身體的感受。痛苦,才是成長的代價。
經歷幾次劫難,才能嘗到人生真滋味。
我前幾年住院,動了一次大手術。
躺在病床上,傷口劇痛,額頭上直冒冷汗。
只感覺刀子在身上割過,一陣一陣的。
母親握著我的手說:如果可以,我寧願替你受這種痛。
作家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寫他與病魔作鬥爭,以及輪椅上的煎熬生活。
以前的我,無法理解他的痛,甚至也不感興趣。
現在的我,才明白,真正的痛,撕心裂肺,哭不出來。
身體上的傷可以慢慢好,心理上的痛楚,卻要用十幾年來治癒。
一片茶葉,火烤、日曬、雨淋,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最後才到茶杯中,被開水沖泡,緩緩釋放出茶香。
那醇厚滋味,是茶葉一生的故事,苦甜相伴,靜默無言。
主持人白岩松說: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這樣的時候:你的內心已經天翻地覆,可是在別人眼中,你只是比平時沉默了一點。只有你心裡明白,這場戰爭,註定單槍匹馬。」
人生如茶,悲喜自渡。
一個人必須要經過那些磨練,才能懂得世間的智慧。
在鬼門關走了幾遭,熬過幾次劫難,淚水濕過枕頭,還能笑對生活。
或聚,或散,或悲,或喜。
肝腸寸斷,幻世當空,恩怨休懷。
所有委屈,無法與人訴說,只在一杯茶中慢慢淡去。
苦盡,甘來
「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世事難料,沒翻完人生這本書,你永遠猜不到結局。
有時候你以為日子好過,它轉眼間安排了一出意外。
求而不得,是人生最苦。
很多事情想不明白,徹夜未眠,變成了心中的一個結。
《紅樓夢》裡,林黛玉總是有流不完的眼淚。
她悲春傷秋,葬花落淚,對寶玉付出深情,最後卻落得個香消玉殞。
在書中,林黛玉是絳珠仙草,因受到赤霞宮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
所以她才下凡,用一生的眼淚來報答神瑛侍者的恩情。
也許,很多事情是命中註定,所以不必耿耿于懷。
聚散無常,陰晴圓缺,緣滅緣起,只在一個瞬間。
該經歷的,一分都不會差,該得到的,一分都不會少。
佛雲: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詩酒趁年華,人生如茶,先苦後甜。
慢火輕煎,縱使難熬,亦能從苦澀中釀出清甜。
一葉知春秋,風雨散去,心懷從容。
靜待,茶香
「閱盡千帆淡泊寧靜,飽經滄桑世事坦然。」
一個人真正走向成熟,從沉默不語開始。
不溫不火,不卑不亢,靜待茶香。
鄭板橋是清代書畫家,他從小家道中落,生活拮据,但父親依然教他讀書。
雍正元年,鄭板橋的父親去世,而鄭板橋已為人父,育有二女一子。
為了生活,他以賣畫為生,養家糊口。
在那段困苦的日子,鄭板橋依舊不慌不忙,勤練書畫。
「晨起無事,掃地焚香,烹茶洗硯。」
每日吃的是蔬菜糙米,住的是茅屋竹林,清貧如洗。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世事變幻莫測,今天是權貴,明天也有可能是階下囚。
不必趨炎附勢,諂媚討好,獨自待在自己的角落,旁觀風雲。
梅經寒雪,清香徐來;
蘭生崖間,自在卷舒。
一個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修煉本領,踏實勤勉,日子才會一天比一天好。
《寒窯賦》雲:
「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份;心若不欺,必有揚眉之日。」
人生是一杯清茶,各種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耐住煎熬,悲喜自渡;
心懷從容,苦盡甘來;
踏實勤勉,靜待花開。
要相信老天自有安排,不憂慮、不焦急、不放棄,我們只需活出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