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與你交流,傳遞情感人生,關注我,共成長。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辛苦忙碌了大半生,轉眼之間,就發現自己慢慢變老了。
人在年輕時,身體好,精力足,所以很少擔心自己晚年的生活。
但奇怪的是,等你一旦上了年齡,不管眼前的狀況如何,你總會不可避免地開始替自己以後的日子著想。
害怕老了無人可靠,害怕自己晚景淒涼。
這些顧慮,會在你的心間縈繞,你一邊過日子,一邊思考著對策。
與同齡人在一起時,你們偶爾也會說起自己對于晚年生活的打算。
當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會說:只要有子女在身邊,怎麼著都不至于沒人管;
也有人會說:兒女大了靠不住,提前給自己攢養老錢才是好主意。
要我說,人老了,就應該看穿生活的真相:
當你的兒女,都有了各自的家庭,都開始為他們的生活拼命,即便他們想管你,也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人老了才懂:兒女再孝順,也不如這3樣東西靠得住,可別犯糊塗。
有個遮風擋雨的住處,手裡有點積蓄,再有個健康的身體,這才是你安享晚年的必備條件。
01有房子,身有所安
人老了,連個屬于自己的住處都沒有,那才叫悲哀。
見過一些人,說是有兒有女,兒女也都有房子,但不管住在誰家裡,只能算是個客人。
兒女的家裡裝修再好,再讓你住,你也感覺不自在。
老人跟年輕人一起住,難免會有矛盾,你住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累死累活幫人家做家務,帶孩子,遇到事情忍著讓著,生怕一旦吵起來,自己會不受待見。
對比之下,有些人就很聰明,就算兒女有房,也要把老房子給自己留著。
不跟兒女住,不摻和他們的事情,住在屬于自己的房子裡,自在又舒服。
家是自己的,想吃什麼自己做,想怎麼過怎麼過。
有個自己「窩」,不用伺候人,也沒寄人籬下的失落感,這樣活著心情才好。
02有積蓄,心裡踏實
有句俗語說:
人窮老不得,人老窮不得。
沒錢的老年人,日子過得多難,想來你我都看在眼裡。
身體不舒服沒錢買藥,只能忍著熬著,更別說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或是物質欲了。
老年人也要消費,處處得花錢。
遇上那大方體貼的子女,興許還能在錢財上接濟你;可要是子女連他們自己的日子都過不好,哪裡還有閒錢供你花?
真正懂得替自己的以後做打算的人,會從五十歲左右開始給自己留存養老錢。
不再揮霍無度、不再把掙來的每一分錢都花在子女身上。
趁著還能工作、還能奮鬥,給自己手頭積累一些錢財,以供自己老了開銷。
自己兜裡有錢,就不用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求這個求那個,眼巴巴等著人家可憐自己。
有錢,才有底氣,才會安心。靠著自己養活自己,誰的臉色都不用看,才不至于太卑微。
03有健康,晚年幸福
不管到了何時,一個健康的身體,都是你的財富。
看看我們身邊的老人,你會發現人家身體機能好的,日子過得就是暢快。
精神矍鑠,起居自如,想吃什麼有胃口,想做什麼有力氣。
反觀那些身體不好的人,不是這裡不舒服,就是那裡有毛病。
自己備受煎熬也就罷了,這樣的你,還會拖累兒女的生活,當然這樣說有點不近人情,可這就是事實。
趁著自己身體還好,一定要開始提前養生。
不好的生活習慣,要改掉;不好的飲食習慣,也要改掉。
別總覺得只要身體還沒發出警告,一切就都來得及,現在就開始多鍛煉多運動,對你有好處。
健康是一切的根本,不管你有錢沒錢,身體硬朗了,日子總會好過些。
人老了,別任性,別說什麼「走一步看一步」的話。
要想晚年生活過得好,就要有前瞻意識,要趁早給自己騰後路,做打算。
有條件的話,別跟兒女住一起,也別想著要讓子女負擔你的餘生。
你要清楚,人就是到老了,也還是得靠自己。
靠著自己,身有所居,心有所安,再把身體照顧好,就知足了。
有了這三樣,往後的日子不會太差。別想太多,去享受該享受的,快快樂樂地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