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千里背尸回老家,遭到家屬唾罵,其事跡被搬上熒幕

song 2023/01/12 檢舉 我要評論

2007年,趙本山拍了一部電影《落葉歸根》。片中主要講了農民工老趙為了讓老鄉魂歸故里,背著老鄉的尸體跨越千里艱難回家的故事,劇情頗有黑色幽默,但看完后很多人心情沉重。

這部電影改編自2005年在廣州火車站截獲的一起運尸案,農民工李紹為背著死去工友的尸體回家被警察發現,當時這起案件轟動了全國。

李紹為為什麼要背尸體回家?其中到底有什麼隱情呢?

家徒四壁,艱難求生

李紹為是湖南省一普通農民,他曾經是村里的大戶,但後來家道中落,成了貧困人家,家里土墻倒了需要新修,他也只能拿出40元的修建費用,這已經是他全部的財產。

他曾經得了肺結核,由于沒有得到及時救治,落下了耳背的后遺癥。因為家里實在太窮,所以他一直沒有結婚。

李紹為60歲還打著光棍,平時打打零工掙點生活費,但由于他木訥老實,沒有什麼文化經常被騙,做了工拿不到工錢,只能把苦楚往肚子里咽。

村頭有個孤寡老人,死在家里好幾天才被發現。李紹為想著,自己歲數大了,沒有哪家姑娘愿意跟著他,膝下沒有兒女,總得想辦法掙點錢傍身給自己養老,免得像那個孤獨死去的老人一樣,落得個晚景悲涼。

剛好有個包工頭到村里招工,需要人手到福建挖電纜溝,能包吃住,每天能有70多元的工資。

李紹為算了算,在家種地每年的收入只有幾百元,如果去福建打工,一個月就有兩千多元。鄰村有好幾個人都報了名,他覺得這是一個掙錢的機會,特別心動。

他以前也經常出門打工,但一般都走不遠,就在衡陽市附近。這次去的福建太遠,一個人不太方便,最好找個伴一起去,還能相互照應,他立刻想到了左家兵。

兩人從小就是好朋友,交情很深,有時會一起出門打零工,常常互相串門,左家兵媳婦經常叮嚀他如果有活兒一定要帶上老哥們兒一起掙錢。

左家兵家里也窮,是鄰村出了名的貧困戶,一家人還住著磚土結構的老房子。大兒子早已到了成婚的年紀,因為家里貧困,一直娶不上媳婦。

左家兵就想著先把新房子建好,但家里根本沒有錢,而且還有3000元的外債沒還。不管是誰看到他這樣的家庭,都不愿意把自家姑娘嫁過來。

他聽到李紹為說想去福建挖電纜溝掙錢,心中也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就想通過這次打工,把欠款還了,再存點修房錢。

左家兵離家前,妻子反復叮囑他一定要保重身體,掙錢是其次,安全最要緊,并交代李紹為一定要把左家兵平安帶回來,李紹為連連點頭答應。

相約打工,病死他鄉

2004年11月28日,汽車拖著幾十個工人來到福建偏僻的山里,當天晚上睡覺沒有床,只能打地鋪,大家擠一起睡在地上,山里有些冷,但李紹為想著一個月能有2000多元的錢拿,受這苦也值了。

包工頭口中的挖電纜溝變成了挖巨坑,地下面全是小石子,挖著很費勁。包工頭只字不提80元的底薪,只說按照1米1.35元算,到了后面難挖的地方,再漲到1米6元。

他們每天工作12個小時,中午吃了飯就繼續干,連休息時間都沒有,干了一天腰酸背痛,活多錢少又受累,很多人第二天就離開了。

李紹為看著工友一個個離開,心里很著急,但身上沒錢買車票,再急也沒有辦法。工人們干了一個月,就只收到了幾十元的生活費。

李紹為私下找包工頭要錢:「我不干了,妳把工資發給我,我要回家。」

包工頭說:「現在我手里沒有錢,只有等到年底拿到工程款才有錢發工資。」其他工友找他鬧,他也只是重復這一句話。

大家都知道包工頭打的什麼主意,他就是怕工人拿到錢都不干了,所以想把錢扣著,這樣一來,工人沒有拿到錢,就只能留下來。

錢在包工頭手上,如果直接走人,這一個月就白干了。李紹為痛哭了一場,但誰讓自己手中沒錢,只能留下來繼續干活。

李紹為心頭不滿,左家兵就安慰他:「其他工地說不定更黑,再堅持堅持,過年就能拿錢回家了。」

就在元旦節前夕,包工頭為了緩和工人的低落情緒,帶來了幾斤白酒,想讓工人們高興高興。

生活艱難,沒有拿到工資,大家心里都很苦悶,紛紛借酒消愁。左家兵平時不喝酒,但架不住工友們的勸解,也開始喝起來。

喝完酒沒多久,左家兵的手就出現了發抖的情況,身體無法行動,隨后直接倒在了地上。他身旁的工友嚇壞了,一時呆愣著不知道該怎麼辦。

包工頭連忙打120把他送進了醫院,醫生說這是突發性腦溢血,要馬上做手術才能保命,否則連生還的機會都沒有。

但做手術之前必須先交兩萬元的費用,李紹為身上根本沒有那麼多錢,包工頭只留下4000元就趕緊溜了,生怕被找麻煩。熱心幫忙的其他工人也沒錢,只能看李紹為有沒有什麼其他辦法。

李紹為呆呆地在醫院站了一下午,醫生反復告訴他趕緊交錢讓左家兵做手術,不然左家兵就會丟了性命。

李紹為問醫生:「做了手術人還能像以前一樣健康嗎?」醫生說:「不管是哪個醫生都無法這樣給妳保證的。」

由于確實沒有錢給左家兵醫病,李紹為就想給左家兵辦理出院手續,但辦理手續需要先結清醫藥費用。

李紹為沒錢,只能在趁著夜色和工友一起帶著左家兵逃離醫院,左家兵體重有130多斤,李紹為身材消瘦,只有100斤,背著很費勁。

同行的工友輪流幫忙背,李紹為淚眼模糊,他只有一個念頭,就是不管怎樣,左家兵是自己帶出來的,也要由自己帶回家。

回家只有坐火車便宜,也更容易蒙混過關,但總免不了工作人員詢問。幾人靈機一動,到旁邊的商店買了酒撒在左家兵的身上,在檢查時就謊稱他在工地干了活后喝醉了,只能扶著走。

兩人就這樣順利坐上了火車,其他人也就此告別。

上車后,李紹為扶著左家兵坐在座位上,他不敢離開座位,怕被人發現端倪,可快到站時,左家兵沒了呼吸。李紹為傷心不已,但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千里背尸,遭人唾罵

這趟車是到廣州的,因此李紹為還需要在廣州火車站換乘到湖南的車。

下車后,他把左家兵靠在路邊,到旁邊的商店買了幾個大大的編織袋,將左家兵裝了進去,跟行李混在一起,希望能瞞過車站的工作人員。

路過的巡警看他神色慌張,左顧右盼,就上前詢問,他張了張嘴,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警察看情況不對,就開始檢查他的行李。

這麼一查,竟翻出一具尸體來,辦案人員立即展開調查,在確認了死者的身份后,警察聯系了左家兵的家人。

左家兵的妻子、兒子匆匆趕到派出所,妻子指著李紹為破口大罵:「為什麼死的不是妳?」

兩人情緒非常激動,在員警的多次安撫下才平靜下來。事已至此,說再多也沒用,兒子將父親的遺體火化后帶回老家安葬。

李紹為被員警批評教育了好幾個小時,才意識到自己錯得有多離譜,他帶著尸體坐火車,本身是違法的,但由于他是一片好心,員警也就將他放了。

雖然左家兵回了家,但李紹為心中非常自責,如果他沒有帶左家兵出門打工,如果他在發現被包工頭騙了后離開工地,如果那天晚上沒喝酒,左家兵是不是就不會死了?

可是,時間無法倒流,世上也沒有如果。這件事,成了李紹為心中永遠的遺憾。

他和左家本來是世交,卻因為這件事成為了仇敵,左家兵妻兒指責李紹為沒有及時通知他們,延誤了治病的好時機。他想參加好友的喪事,都被左家人拒絕了。

村里人也對此議論紛紛,有人責怪他不該把遺體背走,耽誤家人找老闆賠償;還有人懷疑他是騙了左家兵的錢。

而更多的人對此表示理解,落葉歸根,入土為安,農民辛苦一輩子,就是為了買口好棺材,把自己葬在故鄉。

李紹為背尸體回家的事情被報道后,有人評價他是中國最后一位最淳樸的農民。雖然他千里背尸的行為不可取,但他善良的質量依然感動了無數網友。

有人在網上看到李紹為的新聞,覺得他有情有義,表示愿意給他提供一個工作崗位,待遇比之前好很多,完全夠他養老。但李紹為拒絕了這個機會,他再也不愿離開熟悉的家鄉。

他不想象好友一樣客死他鄉,平時就在家鄉附近打打零工掙點生活費,雖然日子清苦,但是心安。

@艾彌兒 說

我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個電影叫「盲井」,講的是有些人他會騙從農村出來打工的人到礦井里去工作,然后會制造礦難,造成這個人因工作死亡的情況,然后就謊稱死者是自己的親戚,敲詐勒索這個礦主要幾萬塊錢的故事。當時看完那個電影我也是覺得農村出來的打工人特別的不容易,干的是最辛苦的活,拿的是最少的工資,還經常要被拖欠工錢,有的時候人身安全還得不到保障。不知道這種問題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給徹底的杜絕。

還有特別心酸的一個點是,故事中的當事人他出門打工是因為60多歲了還單身,覺得一個人老去晚景凄涼,想給自己攢一點棺材錢,生的不容易,死的時候想體面一點。而60多歲了還單身的原因,是因為實在太窮了,身體也不是那麼好,所以就是屬于農村娶不到老婆的光棍兒。據說這樣的光棍有3,000萬之多,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

當然如果生活在城市的人,會發現周圍也有很多年輕人不愿意結婚,不愿意生孩子,對他們來講,單身是一種主動的選擇,是一種生活方式,因為單身可以更自由,更輕松。可是對這3,000萬光棍而言,單身其實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在鄉村里傳統的觀念還是比較重的,娶妻生子,傳宗接代,子孫滿堂,老了有人管,這才是圓滿的人生。

可是正是在鄉村里,現在的情況是男多女少,因為年輕的女性出來城市里面打工,找工作是非常容易的,干的活比在老家輕松,掙的錢也比在老家多,還有機會能夠留在城市里邊嫁人生子,過上城里人的生活,所以很多年輕的女性出來了就不愿意回去。而且在鄉村里,娶老婆是要給彩禮的,這也是約定俗成的。那麼本來就男多女少,對于這種相對比較貧困的男人,如果拿不出彩禮錢,自然就娶不上老婆。年輕的時候打打工還能養活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不那麼好了,看到別人家都是團團圓圓,兒孫滿堂的,自己就會感覺晚景凄涼。

其實這種感慨啊,不光是在鄉村,在城市里邊也有。年輕的時候不覺得,年紀大了或者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比如說這次疫情很多孤寡的老人,沒兒沒女的,沒有老伴或者老伴已經去世的,就會感覺特別的孤獨無助,生了病都沒有人知道,沒有人幫忙,確實挺不容易的。

雖然現在有各種公立的私立的養老機構,但是一來妳沒有錢,住不進這樣的養老機構;二來即使妳住進去了,無兒無女的老人,據說在這樣的養老機構里,也是在鄙視鏈的最底端,因為沒有人為妳撐腰。也有可能花了錢,過的還是沒有尊嚴的生活。

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國家的養老保障也好,社會的養老機構也好,能夠針對這一部分獨自生活的老人有相應的政策和措施,讓他們心里有安全感,不再畏懼人生的生老病死,那個時候才會有真正的內心平安,歲月靜好吧。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