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一個不斷改造、不斷變美的過程。
本期,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這戶香港人家,住在自置公屋單位里。剛搬進去住的時候,一整個「老破小」。 為了給小寶寶和妻子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丈夫決定「窮裝」翻新14.5坪「公屋」。
由于預算有限,所以屋里的一切都是自己先設計和規劃好家具的位置等,沒有找設計公司。完工后的家裝效果,驚艷了許多人。網友:真的服!
改造前
準備翻新前一天,丈夫搬走了家里所有的物品,并用相機記錄下這一刻。 他認為:雖然場面破爛不堪,但卻充滿著回憶,值得被收藏和記錄。
當大家看完他家的場景后,相信就會明白屋主為何這麼著急且用心的去設計自己的小蝸居。
改造后
裝修后的家,裝修公司給屋主拍下全景。 看到如此干凈、清新的家,與之前的「老破小」形成強烈的對比,丈夫當時十分激動。 他激動的原因在于:自己花費所有的積蓄、心血,完工后的效果總算沒讓自己失望,是自己想要的樣子沒錯了。
看完裝修公司拍攝的照片后,屋主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入戶看一眼。接下來,且跟著小編的步伐,一起來細品他家翻新后的家居細節吧!
多用房篇
這個小區域, 屋主設計成了多功能用房屋,涵蓋了:書房、化妝間、睡房等多用途房間。空間雖小,但完工后的效果,還是很令人滿意的,完全能夠滿足每個人的需要。
睡房篇
睡房的設計,比較簡單。因為空間不大,但也要將空間利用到極致。除了衣柜是定制的以外,其它的產品都是買現成的或淘的。
房子翻新了以后,屋主也會經常對物品進行斷舍離,扔掉不必要的雜物,避免囤積,讓房間變得更加整潔和實用。
衛浴篇
衛生間,采用干濕分離的設計,可以巧妙避免水花濺得滿地都是,讓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適。
廚房篇
廚房采用L型的布局,將洗菜區、備菜區、烹飪區合理區分開來。空間雖小,但卻實用性很強。柜子上,刷上綠漆,整個區域都顯得十分清新。
打開抽屜,每一件物品都有專屬的區域。不僅看著舒適,而且存取也方便。
晾衣房篇
穿過廚房,有一塊小區域為晾衣房。在下雨天或者潮濕季節時,衣服放在這里,搭配一臺加濕器,就變成了干衣房。
客餐廳篇
由于屋主,喜歡北歐風的家居裝扮。因此,在翻新時,每一處的布置都加入了北歐的元素。
客餐廳一體式的設計,中間不設隔斷,可以讓整個區域看上去更加寬敞明亮。
總體來說,整個房間的翻新還算蠻順利的,預算也在屋主所預估的范圍之內。每一處區域的布置,都是自己喜歡的模樣,住起來也十分舒心。
鞋柜篇
由于家里沒有玄關區,所以入門處備了一個柜子,用于存放一家人的四季鞋柜。
寫在最后
整套房間的裝修布置,簡約舒適。這一切,都是屋主與裝修公司共同努力的結果呈現。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和家人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家,而后一點點與施工團隊進行溝通,只為呈現出一個獨一無二的家。網友見了直言:真的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