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村長摘8根黃瓜給客人解渴,游客掏出40元,老人一看直接翻臉

song 2022/11/23 檢舉 我要評論

在晉南鄉村,麥收已經結束,近日,攝影師一行三人來到晉南鄉村采風,想看看農忙過后大家都在做什麼?

在一戶農家院上看到兩位老人正在忙著碾場(碾場是一種窯洞的維護保養措施,由于黃土有滲水性,為了防止雨水滲到窯洞里,破壞了窯洞,老鄉們每年都要碾2-3次場),但是好像沒有碾好就收了攤:大娘在掃院,大爺在收麥糠。我們過去打了招呼,大爺說本來想趁著昨天那場雨碾場,吃過中午飯就在院子上面忙,撒了麥糠一試才發現沒有粘合度,雨太小土太干,今天是不能碾了,過幾天看雨水怎麼樣再說。

大中午頭的還是很熱的,看著我們這幫孩子一個個熱哈哈的,老兩口熱情地邀請我們到他家去坐坐。大爺說,我家可沒有你們城里的礦泉水,不過,有一樣東西保準你們能解渴。聽大爺這麼一說,幾個饞嘴貨趕忙跟著老兩口去他家。

這就是大爺家,一個靠崖院,收拾的規規矩矩的。大爺將三輪車開進院子就不見了人影。大娘招呼我們趕緊進屋涼快涼快。窯洞的冬暖夏涼可真不是吹的,一進屋子就覺得一陣涼意,像是進了空調屋,心里暢快了不少。這也是很多農村老人大夏天也穿得比較多的原因,一是上了年紀老胳膊老腿怕涼;二是窯洞里確實是很涼快,我們小時候住窯洞家里都沒有風扇,午睡還得蓋毛巾被呢。

幾分鐘大爺回來了,手里拿了3根大黃瓜,給大媽說,趕緊洗一洗,讓他們解解渴。大爺笑呵呵地說,別看我這黃瓜又粗又大,可嫩了可甜了,你們嘗嘗就知道了。我這可是正兒八經的綠色食品,用的都是我家的羊糞,沒有一滴農藥。大娘洗好了黃瓜,又拿了幾個饅頭,說這是早上剛蒸的饅頭,用的是今年收的新麥,你們也嘗嘗,就黃瓜吃。

一位攝影朋友接過大媽洗好的黃瓜,咔嚓就是一大口,邊吃邊嚷嚷,這黃瓜吃著就是和菜市場賣得不一樣,水分大還甜,就是老以前的黃瓜味,又咬了一口饅頭,嘟囔了一句,真香,滿嘴的麥香味,和買的饅頭就是不一個味。影友說,這黃瓜就饃,可是咱晉南農村的經典吃法,以前農忙時,大早上的揣上兩個饃,到地里再摘幾根黃瓜,就是早飯了,干上幾個小時活,又累又渴又餓的時候,咬一大口饃,再就一口清新的黃瓜,簡直就是美味呀。可惜現在家里都沒有了地,買的黃瓜怎麼也吃不出那個味。

問起老兩口的情況,大娘說,她老兩口都是70多歲的人了,有兩個閨女一個兒子,都在縣城住著。他們住了一輩子土窯洞,算是離不開了,冬暖夏涼得多好,比那磚瓦房強多了,所以不愿意和孩子們進城去住。反正現在路也好走,孩子們能經常回來,有電話聯系很方便,再加上老兩口身體都很硬朗,孩子們也沒啥不放心的。現在村子里就只有兩家住窯洞的,另外一戶和她的年紀差不多,也是離不開這土窯洞。

大娘說,這黃瓜也不是啥稀罕東西,你們愛吃,一會走的時候多摘點帶著。在農村住著就有這點好處,家里有地,方便。上年紀了也不多種,幾畝麥子就夠全家人吃的,現在澆水也方便,隨便種點蔬菜瓜果就吃不了,不上農藥化肥的,吃起來放心,還不用花錢買,孩子們隔三差五地回來時也能帶點。老兩口也全當是鍛煉身體了,這人不能閑著,閑著容易出毛病,就跟機器長時間不用會生銹一樣。

我們看到飯桌上,大爺大娘的生活很簡單,都是些家常便飯,也沒有城里人吃的營養品,可看著這老兩口氣色精神都不錯。看來最好的補品就是自然清新的空氣、自己種的糧食蔬菜、適量的運動(勞動)和無欲無求的心態。

怕影響老兩口午休,我們小坐了一會就告辭了,大娘趕緊招呼老伴到門口的小菜園再給我們摘上幾根黃瓜帶走路上吃。幾番推辭過后,拗不過老人家,就跟著到院子外面的小菜園,看到大爺的小菜園里雖說就幾畦黃瓜,郁郁蔥蔥的,掛滿了小黃瓜和小花花,一看就是擺弄莊稼的好手。

大爺進到地里面,一會出來手里捧著五根又粗又大的黃瓜,說看看這黃瓜長得好不好。大娘說,早上外孫子來家了,給摘了不少,可不是你大爺小氣,舍不得給你們摘。大娘趕忙回家拿了個塑料袋,連家里剛才摘得一起裝進了袋子里。

我們數了下連吃帶拿一共8根,想給老兩口留點錢,現在都是電子支付,沒有帶現金的習慣,幾個人找了半天就只有10塊錢(40新臺幣),掏出了往大娘手里塞,大娘臉色馬上變得不好看了,生氣的說,你們這不是小看我們農村人嗎?,就吃幾根黃瓜還要給錢,把錢裝起來,要不我真是生氣了。朋友不好意思地說你們也不容易,留點錢是應該的,話還沒有說完,大爺笑著說,好吃就拿走,不要錢。

幾個人一聽老兩口這樣說,也不好再說啥了,就找來了紙筆給老人留下了電話號碼,說家里有啥難事了就打電話,能幫上忙一定幫。

告別善良樸實的老兩口,小編不禁想起杜甫的那首《游山西村》,衣冠簡樸古風存。在農村,萍水相逢老人會拿出他們認為是家里最好的東西來招待客人,想想真是好暖心;

而在城里,鋼筋混凝土的結構不僅隔斷了人們的身體,也隔斷了人與人交流的那顆心,彼此對門住上好幾年可能都不會說上一句話,想想真是好悲哀。

以后不管在城里還是在鄉下,遇到陌生的老人家,我們也應該拿出最好的東西來招待他們,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們,才能不寒了他們那顆熾熱淳樸的真心。各位親您們說對嗎。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